從物流訂單量折射出包裝行業發展趨勢
發布日期:2018-02-07
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反映了中國消費者網購力量的崛起,但不容忽視的是,快遞數量的劇增帶來了包裝垃圾的膨脹。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如果前端分類得當,回收模式合理,90%的包裝廢棄物可以得到有效資源化利用。
4.67億單、6.57億單、8.12億單……這是全球最大電商阿里巴巴近三年“雙11”的物流訂單走勢。
一個訂單就產生一個快遞包裝。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10.6億件,2016年達到313億件,10年增長30倍,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
這一數據折射出近年來中國電商發展的迅捷,也反映了中國消費者網購力量的崛起。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僅為1.3萬億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猛增到5.2萬億元,中國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國。
不容忽視的是,快遞數量的劇增也帶來了包裝垃圾的膨脹。有觀點認為,快遞包裝垃圾回收利用率很低,網購比實際購物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甚至有人把網購節稱為“環境災難”。
“要看到,在運輸配送環節,電商——快遞的銷售配送方式比傳統分銷模式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無效運輸,具有更高效率,反而是在為節能減排做貢獻。”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說。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艷菊表示,快遞渾身都是“寶”,如果前端分類得當,回收模式合理,90%的包裝廢棄物可以得到有效資源化利用。
據調查,我國快遞業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膠帶六大類。此外,一些中轉袋、中轉箱、生鮮食品配送用的保溫箱等新型包裝物也得到廣泛應用。
在快遞包裝減量化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電子運單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以及膠帶的使用量明顯減少。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我國快遞膠帶正在變薄變窄,用量減少,單個快件使用封裝膠帶量同比減少三分之一,2016年全年快遞企業節約封裝膠帶64億米。與此同時,我國快遞電子運單占比已經達到80%,這相比傳統快遞運單來說,用紙量減少70%以上。
除了電子運單大幅使用及膠帶使用量減少,我國電商企業正也在努力借助各種技術手段應對快遞垃圾。電商平臺蘇寧易購于今年“雙11”前推出了“共享快遞盒”計劃,用可循環使用1000次的塑料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2018年全國投放量將達20萬個。
菜鳥綠色行動項目負責人李天驕說,阿里今年“雙11”電子面單的使用量預計超過7億張,僅此一項每年就可以減少紙張成本數十億元。應用菜鳥智能打包算法,可以減少5%的耗材使用。按照“雙11”當天產生的約8.12億件包裹數來算,全行業一天便節省4100萬個箱子。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可循環包裝使用量占快遞包裝直接用量的30%。“從六大類快遞包裝的使用情況來看,我國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步。”馮力虎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并指出要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快遞包裝未來發展趨勢將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發展。
日前,十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快遞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到2020年,中國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主要快遞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而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
不過,推進快遞綠色包裝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關各方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律、社會參與的體系和機制。
“企業要強化主體地位和主體責任,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說,快遞包裝生產企業要減少難降解、難處理、揮發性強物質的使用;電商企業要積極開展網購商品包裝物減量化和再利用,在電商產品和快遞的倉儲、運輸、配送、分揀、加工全過程推進可循環包裝、減量包裝和可降解包裝。
其實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包裝的處理方式也大致趨同。只不過這些國家執行了更高的環保標準,從生產端就嚴格管控;并且建立了更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民眾的環保意識更強也是原因之一。
關注“古川機械”查看包裝機械視頻!